暫無更新內容

医药问与答 第一篇 Q&A 071-080题

71.因糖尿病性网膜症引起的失明可以预防吗?

    血糖值的控制比什么都重要,严格管理血糖的话,有报告说可以抑制糖尿病性网膜症发病或恶化。同时最少每年要接受两次眼底检查。发现异常,只要是在网膜剥离之前,以雷射做光凝固治疗就可以预防失明。

 

72.中心性网膜脉络膜症是什么样的疾病

    会有视野中央看不清、东西看起来变大、变小或弯曲等症状出现,是30到49岁壮年男性常见的疾病,视力降低的程度轻是特征。原因虽不明,好像身心压力是发病的时机,避免压力,充分睡眠是最好的治疗,视情况服用类固醇剂、维他命等。

 

73.长时间操作个人电脑后,眼睛会看不清,有没有好对策?

    长时间注视个人电脑的显示器,会出现眼睛疲劳、看不清或头痛等症状,休息一定时间就好的话,只是眼睛疲劳,不要担心,若以须长时间工作,每一小时要让眼睛休息15分钟。

 

74.【发烧Fever】可能的疾病,原因

    感冒症候群.流行性感冒.急性鼻窦炎.急性扁桃腺炎.急性中耳炎.腮腺炎.急性支气管炎.肺炎.急性肠胃炎(食物中毒) .急性肝炎.德国麻疹.麻疹.水痘.伤寒.急性肾盂肾炎·膀胱炎.尿道炎.脑膜炎.脑炎.脑肿瘤.破伤风·中暑·肺结核·肝脓肿.寄生虫病.境外移入型感染症.贫血.胶原性疾病.败血症.各种癌症.白血病.恶性淋巴瘤.妊娠.经前发烧.不明热.药物过敏等。

 

75.从发烧的类型判别原因

 

76.(儿童保健) 儿童发烧时

   体温中枢尚不发达的儿童,即使没有其他疾病,也可能出现发烧症状。例如发生于乳儿后期的智慧热;长牙时期的生齿热;因体温调节功能不佳导致的暑期热等。如果只有发烧症状,但脸色、情绪、食欲都没有受到影响时,就不须过于担心。如果出现食欲不佳、全身无力等症状时,请至小儿科检查。

最常出现发烧症状的疾病,还是感冒症候群。此外,急性扁桃腺炎、急性中耳炎、腮腺炎等疾病也常导致发烧。如果有出疹子,则可能罹患了麻疹、德国麻疹、水痘。最可怕的是出现痉挛症状,可能是脑炎、脑膜炎、脑肿瘤等严重疾病,应立刻就医检查。发烧时身体容易缺水,因此水分的补充非常重要。

 

77.身体哪个部位的体温较为准确?

    常用的有腋下、口腔,婴儿则常测肛温。最近耳温器日益普遍,不只是医疗院所,家庭中买此者也不少。一般来说,身体健康的人,腋下温度范围约在36~37℃之间,而口腔与直肠温度则分别较腋下低0.2~ 0.5℃与0.5~1.0℃。测量腋温时,应将水银温度计由正面下方朝上方斜斜插入腋窝的最深处,并将手臂夹紧,测量时间应以5~10分钟为宜。

 

78.所谓的正常体温应是多少?

    体温会因人而异,也会随着年龄与性别而略有差异。儿童的体温多半偏高, 37.6℃以下都算正常。而老年人的体温则有偏低的倾向,因此即使只有轻度发烧,也应特别留意。女性的体温会随月经周期变化。排卵后的黄体期体温,会比卵泡期高出0.3~0.5℃。此外,单日体温也会出现变化,越接近夜晚体温愈低,凌晨1-2时为最低点,其后逐渐回升,下午2-3时则为最高点。最高与最低体温之间,约有1℃的范围,如果想要知道正常温度,最好在固定的时间,如起床时测量体温。

 

79.「不明热」是何种症状?

    在临床医学上,常常发现「不明热」的案例。如果程度轻微,短时间内就退烧的话,倒还没什么大碍。但若持续高烧,则称为「不明热」,根据一般性的定义,出现下列状况时,就算是不明热:1.发烧症状持续3周以上; 2,过程中曾出现38.8℃以上的高烧; 3.住院检查1周以上,仍然原因不明。最后可能找到导致发烧的疾病者,依序分别是感染症、恶性肿瘤以及胶原性疾病。病因直到最后仍然不知的,约占整体的1-2成。

 

80.【痉挛Convul​​sion】可能的疾病,原因

    癫痫.脑外伤.脑血管障碍.脑肿瘤.脑炎.髓膜炎.破伤风.歇斯底里.妊娠中毒症.甲状腺机能低下症.尿毒症.低血糖.糖尿病.副肾皮质机能降低症.副甲状腺机能降低症.药物毒物中毒.中暑.热痉挛.脑动静脉畸形等先天性异常.书写痉挛等。

 

台湾 新北市树林区中正路415号10楼
10F, 415 Zhongzheng Road, Shujing District, Xinbei City, Taiwan

Tel:(02)2688-5568

Fax:(02)2688-5559

Copyright 2018 铭跃生技有限公司 Ming Yao Biotechnology Co., Ltd

台灣 新北市樹林區中正路415號10樓
10F, 415 Zhongzheng Road, Shujing District, Xinbei City, Taiwan

Tel:(02)2688-5568

Fax:(02)2688-5559

Copyright 2018 銘躍生技有限公司 Ming Yao  Biotechnology Co., Ltd